智能汽車

硅谷無人車五大家族 誰能C位出道?

ainet.cn   2020年06月10日

  5月底,滴滴出行宣布,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完成首輪超5億美元融資,由軟銀集團的新愿景基金2期領投。

  這是滴滴自動駕駛成立后首次對外融資,也是中國自動駕駛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在投資Uber和WeWork虧損數(shù)十億美元后,軟銀似乎想將下一個賭注押在中國的自動駕駛汽車上。

  無獨有偶,近來硅谷自動駕駛最大的新聞就是Zoox擬賣身亞馬遜。

  2019年10月,Zoox啟動C輪募資,先期募集2億美金,可惜遲遲未能完成。4月,Zoox解雇了幾乎所有的合同工,包括參與測試的安全員,大約有120人失業(yè),成為疫情爆發(fā)后第一家公開裁員的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

  《福布斯》文章指出,Zoox此前總計近10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可能已所剩無幾,公司決策層正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

  隨后,Zoox被曝出聘請獨立投資銀行Qatalyst Partners對潛在“戰(zhàn)略投資者”和潛在買家的收購興趣進行評估,正在考慮出售公司。

  而據(jù)知情人士透露,如果亞馬遜決定收購,最終交易價將低于Zoox最后一輪融資32億美元的估值。

  Zoox賣身,Cruise、Kodiak等紛紛宣布不同程度的裁員,自動駕駛卡車Starsky Robotics融資困難、停止運作,硅谷無人駕駛將何去何從?

  硅谷無人車五大家族,背靠大樹好乘涼?

  對于自動駕駛領域來說,過去的2019年是充滿挑戰(zhàn)的一年,很多公司面臨接踵而至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有公司倒閉,有公司聯(lián)合知名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鞏固自己的優(yōu)勢地位,也有公司開始走向下坡路,發(fā)展之路步履蹣跚。

  對于美國市場來說,Zoox, Waymo, Cruise, Argo AI, Aurora并稱硅谷自動駕駛“五大家族”。

  進入2020年,美國市場內自動駕駛淘汰賽加劇,加之疫情的巨大沖擊,無人車努力尋求出路,究竟哪些公司能率先突圍?

  Zoox:打折出售,急求買家

  最近,沒有車企爸爸撐腰的Zoox是真的笑不出來。是的,Zoox是目前硅谷自動駕駛“五大家族”中唯一沒有車企背書的公司。

  成立于2014年,總部位于加州福斯特城,由Tim Kentley-Klay與蘋果公司董事長Arthur D. Levinson的兒子Jesse Levinson聯(lián)合創(chuàng)立。從一開始公司的戰(zhàn)略就是自主研發(fā)和制造自動駕駛汽車,說白了,就是又要做自動駕駛系統(tǒng),又要自行造車。

  圖片來源:Twitter

  而且,Zoox提出了顛覆性的汽車設計——沒有油門、剎車板,沒有方向盤,可以雙向行駛的無人車。

  Trucks.vc的合伙人Reilly Brennan,專注投資交通領域的創(chuàng)新公司,他對Zoox的評價是:“硬件設計,前所未有。Zoox設計全新硬件適應自動駕駛軟件的想法非常大膽,意味著,需要花很多錢?!?/FONT>

  Zoox的發(fā)展一直非常順利,不僅得到騰訊、IDG等資本的加持,融資近10億美元,還在2018年12月份,成為首家獲得批準,可以在加州公共場所用自動駕駛汽車運送乘客的試點許可公司。

  不過,2018年,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Tim Kentley-Klay丟掉了CEO職位,此前他一直主張與傳統(tǒng)車企劃清界限。而接任他的職位的是Intel前高管Aicha Evans,過去15年致力于跟傳統(tǒng)車企打好關系。

  隨后進入2019年,Zoox的發(fā)展出現(xiàn)危機,深陷和特斯拉的訴訟,直到今年4月才達成和解。C輪融資也遲遲沒有完成。

  加上隨之而來的疫情,也讓Zoox停止了在舊金山和拉斯維加斯的公共道路上測試車輛,原本計劃在2020年底推出自動駕駛汽車的計劃也變得遙遙無期。

  既沒有母公司支撐,也沒有車企撐腰,雖然Zoox也風光一時,拿下 10 億美元融資,估值更是高達 32億美元,但在宏偉的目標前,這點錢真的不夠燒。

  本身自動駕駛投資的熱度就不復當初,加之疫情之下,所有資本都變得更加謹慎,融資并非易事。

  這樣看,打折賣身,似乎也是意料之中。據(jù)《華爾街日報》報道,亞馬遜正在與Zoox洽談收購事宜,如果交易推進順利,將為亞馬遜開發(fā)自家產品的送貨服務奠定基礎,Zoox也會迎來新的生機。

  如果亞馬遜真的決定出手,Zoox背靠物流巨頭,應該是算是眼下最好的歸宿。

  Waymo: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天選之子

  說到硅谷的自動駕駛公司,不得不提的就是從Google X 試驗室孕育出來的Waymo,從它獨立出來,就一直被視為自動駕駛行業(yè)的標桿。

  自2009年以來一直致力于自動駕駛技術,至今已經十年,估值超過300億美金。

  圖片來源:Waymo

  2019年12月Waymo于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入全球首個商業(yè)運營的無人出租車。

  公司CEO John Krafcik曾是現(xiàn)代汽車的美國區(qū)執(zhí)行總裁,在他的帶領下,Waymo有著宏大的發(fā)展布局,主要分為三大業(yè)務板塊,第一塊是自動駕駛出租車,第二塊是物流、遞送服務(比自動駕駛出租車前途更廣),第三塊則是來自軟件和技術授權。

  圖片來源:Mike Cutler/MHCPhotography

  今年3月2日,Waymo宣布首輪融資獲得22.5億美元,領投方為銀湖資本、加拿大養(yǎng)老金投資委員會和阿布扎比基金Mubadala,加上另一筆7.5億美元投資,Waymo從外部投資機構募集的資金累計達到30億美元。

  這是Waymo首次獲得Alphabet以外的投資。

  背靠母公司谷歌,Waymo就像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天選之子,但其實公司的發(fā)展也并非是一帆風順的,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yè)化也存在一系列的障礙,Waymo的首席執(zhí)行官John Krafcik曾表示,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所需時間超出我們的理解”。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Waymo縮減了其在加州和亞利桑那州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隊,4月7日宣布整個車隊停運,從5月11日開始,才重新在鳳凰城區(qū)域開始有限的自動駕駛測試。

  Cruise:最好命,成立3年被GM收購

  而另一邊通用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Cruise, 受疫情的影響就不僅僅是停工這么簡單。

  根據(jù)彭博社5月15日報道,Cruise宣布裁掉約8%的全職員工,以應對疫情期間公司面對的困境。據(jù)報道,近160名員工會被永久解雇,其中40%是工程師。

  丹?安曼表示,這是非常艱難的決定,但卻是正確的選擇。“很幸運我們仍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數(shù)十億美元的銀行存款?!?/FONT>

  Cruise成立于2013年10月,位于加州舊金山,2016年通用汽車花10億美金收購,之后成為了通用發(fā)展共享、電動自動駕駛汽車的子公司,由前通用汽車總裁丹?安曼(Dan Ammann)出任CEO。

  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Cruise先后引入軟銀愿景基金、本田汽車和其他機構,再加上通用汽車追加投資,累計融資額高達72.5億美元。截止目前,估值達到190億美元。

  Cruise業(yè)務的重心一直放在技術研發(fā)和商業(yè)化應用方面,和其他自動駕駛公司相比,Cruise更專注在舊金山復雜多變的城市環(huán)境中提升自動駕駛技術,根據(jù)2019年加州機動車管理局發(fā)布的報告中,Cruise的自動駕駛平均行駛里程僅次于Waymo。

  圖片來源:Cruise

  今年1月,Cruise還推出了Origin自動駕駛汽車,該汽車是為共享乘車而設計的,也可以轉換為配送車。

  一旦商業(yè)化運作,Origin將成為Uber和Lyft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雖然Cruise受疫情影響無奈裁員,但有通用汽車每年十億的資金,Cruise依然留有退路。

  Argo AI:背靠福特和大眾,美國、歐洲雙保險

  《華爾街日報》6月2日報道,自動駕駛技術平臺初創(chuàng)企業(yè)Argo AI,獲得德國大眾集團26億美元投資。

  此舉使Argo AI成為了唯一一家在美國和歐洲都有商業(yè)合作伙伴的自動駕駛技術平臺公司。

  Argo AI首席執(zhí)行官塞爾斯凱(Bryan Salesky)和Argo Munich副總裁施托勒(Reinhard Stolle)表示:“這次注資鞏固了我們的資本優(yōu)勢。”

  2016 年,總部位于匹茲堡的Argo AI由前Google員工Salesky和前Uber員工Peter Rander聯(lián)合創(chuàng)辦,2017年,被福特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如今,隨著大眾的注資,Argo AI由大眾和福特共同控制。

  來源:Ford Motor Co.

  在疫情之前,Argo AI一直忙著開發(fā)適用于福特2021年新車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和高精地圖,然而,受到疫情的影響,福特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發(fā)布會上透露,會將其自動駕駛汽車的發(fā)布推遲到2022 年。

  福特和大眾共同分擔開發(fā)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費用,極大地保證了Argo AI的資金來源,同時也會加快Argo自動駕駛系統(tǒng)落地的腳步,整合到更多車輛中。

  福特和大眾兩大車企的合力扶持可謂是及時雨,極大地緩解了Argo 在資金方面的壓力,達成了保守中穩(wěn)步發(fā)展的局面。

  Aurora:逆勢招兵買馬

  另一家背靠現(xiàn)代和亞馬遜的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Aurora,卻有著另一番景象,不僅沒裁員,還表示自己擴招了比2019年多一倍的員工。

  而且還順應疫情成立了Aurora Academy,為Aurora的員工設計打造有關可視化、傳感器研發(fā)、數(shù)學基礎、機器學習等方面的專家級課程。

  Aurora的首席執(zhí)行官Chris Urmson表示,該公司仍處于十分穩(wěn)固的地位,有足夠的資本運作,并會繼續(xù)招募員工,推進全堆棧自動駕駛平臺開發(fā)。

  Urmson相信,自家自動駕駛車輛在疫情期間的應用,已經證明了公司技術的實用性。

  如此信心滿滿也源于Aurora本身超強的實力,公司由三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立于2017年,這三位大咖分別來自谷歌X實驗室、Uber和特斯拉的重要崗位,并且都曾參與自動駕駛研發(fā),推動了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yè)化。

  Aurora 的核心產品名為 Aurora Driver,這是一套能安裝在不同類型汽車中的軟硬件組合,幫它們實現(xiàn)自動駕駛。

  圖片來源:wired.com

  與大眾、現(xiàn)代和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拜騰等合作,將其系統(tǒng)集成到汽車中。2018年,Aurora還與人工智能計算公司英偉達建立了合作關系,英偉達將向Aurora提供Xavier處理器,該處理器可成為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基石。

  Aurora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開放式平臺,提供整合技術方案,為車企和其他廠商提供建立自動駕駛系統(tǒng)服務。

  2019年,Aurora B輪融資5.3億美元,投資機構包括紅杉、普信、亞馬遜等。6月又得到了現(xiàn)代汽車的投資。自成立以來,Aurora 已經拿到了 6.9 億美元的投資。

  中國自動駕駛,值得關注

  今年3月份,美國研究公司Navigant Research發(fā)布了年度自動駕駛技術開發(fā)排行榜(根據(jù)公司戰(zhàn)略部署和執(zhí)行情況),其中Waymo,Argo AI,Cruise和百度Apollo進入行業(yè)TOP4,領先全球自動駕駛市場。

  在政策和資本加持之下,國內的自動駕駛公司從一開始跟跑硅谷,到日漸強大,逐漸開始和美國自動駕駛頭部企業(yè)并行。

  在2019年加州公開發(fā)布的道路測試里程排行榜上,中國初創(chuàng)企業(yè)小馬智行力壓眾多美國企業(yè)排名第三,百度Apollo位居第四。

  圖片來源:小馬智行

  百度、蔚來、北京新能源、戴姆勒、小馬智行、騰訊、滴滴、奧迪、重慶金康、四維圖新、豐田和北京三快等13家中國公司的77輛自動駕駛汽車行駛了104萬公里。

  圖片來源:蔚來

  滴滴更是挺過疫情,今年5月拿到國內自動駕駛公司獲得的單筆最大融資,6月又成立自動駕駛安全工作管理委員會,系統(tǒng)化、標準化推進自動駕駛研發(fā)、測試、運營各階段安全管理。

  在中國,滴滴經營著全球最大的交通網絡之一,擁有高達80%的市場份額,提供了海量的路網數(shù)據(jù)。

  2019年8月,滴滴將自動駕駛部門拆分為一家獨立子公司。專注于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研發(fā),產品應用和業(yè)務開發(fā)。

  滴滴表示,獲得資金支持后,將加大研發(fā)測試投入、車路協(xié)同及相關AI技術投入,探索區(qū)域落地,同時進一步加深與汽車上下游產業(yè)合作,加快自動駕駛量產進程,推動全球汽車與交通產業(yè)的變革。

  滴滴自動駕駛公司正與旗下的小桔車服及滴滴金融合力建立智能出行生態(tài)圈,覆蓋包括充電樁設立、維保、保險等未來出行整體解決方案。

  先填飽肚子,再談情懷與夢想

  4年前,無人車是真的香。

  2016年,GM花10億美元大手筆買下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企業(yè)Cruise Automation,Uber給剛剛成立8個月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Otto投資6.8億美元。

  美國科技界對自動駕駛勢在必得。四家市值破萬億的科技公司都在研究無人車。

  谷歌不用說,坐擁估值第一高(300億美元)的無人車Waymo。蘋果低調,從5年前開始默默研究自動駕駛汽車,今年預計將投入近190億美元研發(fā)。

  微軟雖然沒有造車的想法,但在研究如何為初創(chuàng)企業(yè)提供更好的自動駕駛技術和服務平臺。亞馬遜一直對自動駕駛感興趣,2019年投資Aurora,估值25億美金。

  按照馬斯克的預言,2017年,特斯拉的無人車就能環(huán)游美國一圈。按照GM通用汽車的說法,2019年就能實現(xiàn)無人駕駛。

  然而,自動駕駛錯失的不僅是一個個大膽、充滿野心的預言,還有資本的耐心。

  從2019年開始,融資回落,熱潮褪去,一連串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擱淺死。

  明星選手Drive.ai,背靠AI專家吳恩達,命懸一線,差點死亡,好在蘋果在緊急關頭出手收購。Roadster.ai從弄潮兒到深陷丑聞、失敗不足一年。Otto風光沒多久,創(chuàng)始人就被前東家谷歌起訴,被判決“偷竊商業(yè)機密”犯罪,賠不起1.79億美元的罰款,只能關門大吉...

  進入2020年,自動駕駛公司似乎更難了。無人卡車Starsky Robotics,融資困難,無奈破產;曾估值32億美金,硅谷獨立發(fā)展、規(guī)模最大的無人車公司Zoox,緊急賣身;Cruise、Kodiak Robotics、Ike等紛紛宣布不同程度的裁員...

  據(jù)PitchBook調查,自動駕駛汽車初創(chuàng)公司平均每月花費160萬美元,是金融科技、醫(yī)療健康公司的四倍。

  對于無人車公司來說,不僅成本耗資巨大,而且一旦出現(xiàn)安全事故就有可能全盤皆崩,搏一把的成本太高。(Uber無人車撞死行人事件,導致Uber自動駕駛停工8個月)。

  能否獲得資金、能不能商業(yè)化落地、規(guī)模化營收,成為檢驗公司能否存活的殘酷淘汰標準。

  《紐約時報》觀察員指出,疫情加速了已經發(fā)生的行業(yè)震動,2020年,一家自動駕駛汽車初創(chuàng)公司破產,一家自賣自身,四家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裁員。

  不過,疫情下危、機并存。

  融資難,但不是沒機會。疫情的傳染性,突顯無接觸服務的重要性,無人駕駛技術或將重新獲得資本青睞。

  Waymo、Cruise、Argo AI背靠大樹好乘涼,Aurora積極聯(lián)手車企,解決資金和商業(yè)落地的核心問題。

  一直特立獨行的Zoox,如今也積極投奔零售業(yè)巨頭亞馬遜。

  新一輪淘汰賽拉開了序幕,未來將是更加激烈和殘酷的神仙打架。

  數(shù)據(jù)顯示,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市場規(guī)模預計將超2萬億美元。逆勢擴張,能夠抓住機遇的公司,未來未必不能與微軟、谷歌、蘋果、亞馬遜這幾家市值萬億美元的巨頭一決高下。

  福特汽車公司發(fā)言人丹·皮爾斯說,福特計劃2023年前,在其自動駕駛業(yè)務上投資超過40億美元。

  對于自動駕駛技術還遠遠沒有準備好的現(xiàn)在,克服當前狀況,保證資金持續(xù)注入,不斷完善軟硬件實力是重中之重。

  無人車的下一個5年,情懷夢想和填飽肚子之間的選擇,現(xiàn)在看很明晰了。(來源:硅兔賽跑)

(轉載)

標簽:自動駕駛 無人車 我要反饋 
泰科電子ECK、ECP系列高壓直流接觸器白皮書下載
ABB協(xié)作機器人,自動化從未如此簡單
優(yōu)傲機器人下載中心
億萬克
專題報道
聚力同行 · 新智“碳”索
聚力同行 · 新智“碳”索

“新華社-智能·零碳”項目策劃以“聚力同行·新智‘碳’索”為主題的新能源專題,主要圍繞光伏、儲能、鋰電、氫能、風能五大新... [更多]

2025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
2025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

4月21至26日,以“融合創(chuàng)新,數(shù)智未來”為主題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在首都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辦。憑借場館的卓越服... [更多]

2023-2024 智能·零碳成果展映
2023-2024 智能·零碳成果展映

“2023-2024智能·零碳成果展映”展示國內外企業(yè)推進“雙碳”實踐的最新成果,鼓勵更多企業(yè)、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等廣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