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化制造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科技大佬齊聚 馬斯克談5G技術

ainet.cn   2020年07月10日

        自動駕駛領域對5G翹首以盼多年,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了。
        想象一下,你開車行駛在馬路上,還未到達十字路口,車輛就可以與前方的紅綠燈進行溝通,提前預知前方信號燈的變化,或者根據(jù)前方多個紅綠燈的情況,幫你重新規(guī)劃一條到達目的地的最優(yōu)路線,或者因遮擋沒有看見車輛前方突然闖出的行人,車輛會自動發(fā)出提示音,并在中控屏上給予相關的畫面顯示,提醒你注意前方的路況,甚至主動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也在近年來以迅猛的速度發(fā)展:5G技術、識別技術、V2X技術、人機互動技術、高精度地圖、決策技術、定位技術、通信安全技術。
        隨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時代,你是否覺得上面愜意的自動駕駛場景指日可待?

 

馬斯克:依靠5G 自動駕駛已不存在根本性挑戰(zhàn)


        7月9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fā)言稱,5G自動駕駛很快會來臨。“我對于未來實現(xiàn)5G自動駕駛非常有信心,我認為很快就會實現(xiàn)。特斯拉已經非常接近5G自動駕駛了,我有信心我們將在今年完成L5級別的基本功能。”在他看來,依靠5G技術,在目前的自動駕駛領域不存在底層根本性挑戰(zhàn)。但是,有很多細節(jié)問題仍然需要解決。動駕駛的商業(yè)化場景也會進入新的階段。今年以來,雖然疫情在短期內對汽車產業(yè)造成影響,但同時也讓業(yè)界看到“無人”經濟蓬勃的發(fā)展空間。根據(jù)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標準,自動駕駛分為L0至L5六個級別。目前,L4技術已經落地,L5級別的自動駕駛才是真正實現(xiàn)全路況的自動駕駛。

 


        包括Alphabet的Waymo和Uber在內的汽車制造商,以及科技公司已在自動駕駛行業(yè)領域投資了數(shù)十億美元。在國內,百度、滴滴出行也在積極布局。繼4月份長沙宣布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市內運營之后。近日,北京、上海、廣州也陸續(xù)宣布無人駕駛網約車正式投入運營。
        不過,這項技術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準備就緒,并讓公眾完全信任自動駕駛汽車。對此,馬斯克認為,特斯拉創(chuàng)建的任何模擬都是現(xiàn)實世界復雜性的子集,因此公司目前非常專注于處理L5級別自動駕駛的細節(jié)問題。而且,他相信這些問題可以基于特斯拉車輛目前搭載的硬件版本來解決,而未來特斯拉的車輛,只需要通過軟件升級,就可以實現(xiàn)L5級別自動駕駛。
        從技術發(fā)展、解放人類生產力的角度來看,自動駕駛應該早日普及。比較來看,軟硬件的完美結合也是不小的挑戰(zhàn)。但在馬斯克看來,這也正好是特斯拉的一大優(yōu)勢。早在2018年,特斯拉便開始了自研芯片的嘗試,2019年4月,特斯拉發(fā)布Autopilot 3.0系統(tǒng),其搭載特斯拉FSD(Full Self-Driving Computer)自動駕駛芯片。而在軟件應用復雜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上,能耗對于汽車里程非常重要。馬斯克介紹稱,該芯片有八位加速器,用于電機計算。充分利用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系統(tǒng),可能還需要至少一年時間。
        在人工智能算法、訓練系統(tǒng)方面,馬斯卡表示,人工智能系統(tǒng)主要受芯片發(fā)熱量和通訊速率限制,所以特斯拉正在開發(fā)新的通信和散熱冷卻系統(tǒng),用于開發(fā)更高效計算機,從而更有效處理視頻數(shù)據(jù)。
        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已經建立了無人駕駛相關的工程團隊。


5G加持 開啟自動駕駛上帝視角


        提到5G與自動駕駛的關系,就不得不提自動駕駛的兩條技術路線:單車智能和車路協(xié)同。其中前者是通過把環(huán)境感知、決策和控制執(zhí)行統(tǒng)統(tǒng)放在車端,使車輛達到甚至超越人類駕駛員的駕駛水平,來實現(xiàn)自動駕駛,例如Waymo的自動駕駛出租車。Waymo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才勉強讓自動駕駛汽車在其精挑細選的場景中跑起來。即便如此,這些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還時常會因為傳感器沒有檢測到障礙物,或者其他一些感知缺陷,磕磕碰碰不斷,需要安全駕駛員介入駕駛。
        不僅如此,單車智能其他一些問題也在不斷暴露,例如把傳感器都裝在車上,會大幅提高自動駕駛的研發(fā)及量產成本,尤其是激光雷達,目前一個就得數(shù)萬甚至十幾萬元,根本不具備量產可行性。單車智能對高精度地圖的要求非常高,但目前為止中國還未形成自己的高精度地圖規(guī)范標準,技術方面高精度地圖的動態(tài)實時更新能力也遠不能滿足自動駕駛實際駕駛場景的變換速度;實現(xiàn)L4+自動駕駛一定需要人工智能的介入,用以對其他道路交通參與者的行為和意圖進行預判,但現(xiàn)階段人工智能技術還不是很成熟……

 


        在5G沒有出來之前,車路協(xié)同項目的開展主要是基于4G技術。比較之下,5G網絡由于可以為車輛提供毫秒級超低時延,最高可達10GB/S的傳輸速率,以及每平方公里高達百萬的連接數(shù)和超高可靠性,幫助車輛在遠程環(huán)境感知、信息交互和協(xié)同控制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讓車輛在面對復雜路況時響應更快、行駛更安全,可謂實現(xiàn)車聯(lián)網和自動駕駛的重要基石。
        特別是在一些corner case中,僅僅依靠單車上的傳感器,總會存在缺陷,Uber去年發(fā)生的自動駕駛致死事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另外還有特斯拉Model S的致命車禍,都充分表明了單車智能在感知方面的局限性。有了5G技術的加持,為汽車和道路基礎設施提供大帶寬和低時延的網絡,可以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高階道路感知和精確導航服務,使車輛探測距離更遠 ,范圍更廣,能夠很好地消除駕駛過程中的盲區(qū)和死角,而且信息的傳輸速度更快,對緊急情況響應更迅速,大大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G雖來,依舊道阻且艱


        2019年10月31日,在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工信部與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中國鐵塔一同宣布啟動5G商用,中國正式進入萬物智能互聯(lián)的新時代。
        5G來了,自動駕駛還遠嗎?目前來看,尚遠。
        因為5G自動駕駛的實現(xiàn)很大程度上依賴于5G網絡的覆蓋范圍,如果覆蓋不到位,會導致信息傳輸速率不穩(wěn)定,忽高忽低,這對自動駕駛汽車而言是非常危險的。而目前現(xiàn)狀是,5G會優(yōu)先在國內一線城市以及部分重點地區(qū)鋪設,覆蓋面還不足以支撐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規(guī)模運行。
        5G-V2X和5G自動駕駛技術的推廣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即先從部分區(qū)域、部分場景開始落地,然后逐步擴展到全區(qū)域、全場景。因為基于5G-V2X的自動駕駛,尤其是高級別自動駕駛,對道路配套設施、產業(yè)鏈資源整合、前沿技術突破以及配套法規(guī)等都有較高的要求,這決定了自動駕駛難以一蹴而就。
        具體來看,限定場景下的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將率先落地,比如高速公路、礦區(qū)、港口、園區(qū)等,與這些場景相對應的,則是自主泊車、定點接送、快速公交、有限地域無人駕駛出租車等自動駕駛服務,均有望率先進行商業(yè)化量產。
        因為這些封閉的場景閑雜人員相對較少,路況相對較簡單,再加上范圍限定,可以很輕松地實現(xiàn)5G信號全覆蓋,并對路況進行相應的改造,真正做到無死角感知,全路段自動駕駛。而全場景的自動駕駛,即使有了5G加持,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標簽: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馬斯克 5G技術 我要反饋 
泰科電子ECK、ECP系列高壓直流接觸器白皮書下載
優(yōu)傲機器人下載中心
億萬克
專題報道